2020年,新冠肺炎疫情暴发。我校在延期开学期间,积极响应“停课不停学”的号召,结合学校实际,按照抗疫、防疫各阶段教学要求,认真研讨实施方案,并因时因势调整优化。
回顾2020年2月到8月我校师生从线下走到线上,再由线上回归线下的整个历程,笔者有很多收获和感悟,也引发了关于未来学校教学模式构建的很多思考。“停课不停学”是一场“闭卷考试”,我校的教学工作历经五个阶段,逐步走上正轨。2月中旬到4月中旬,学校以微课形式呈现主要课程资源。疫情暴发后使线上教学成为刚需,一时间各类直播平台争相涌现。我们首先进行了一番“海选”,比较后发现,虽然各平台在交互功能上各有优势,但还不能做到让授课教师实时关注全体学生并与每个学生保持交流。这会使教学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,特别是对于年龄小、自觉性较差的学生。线上教学绝不是简单地将课堂搬到网络上,而要针对线上学习的特点,调整教学方式、方法和策略,并从线上教学的实操角度,重新思考教什么、怎么教、如何评价学习效果等问题。从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出发,线上学习时间要尽量短。我们放弃了前期考察的直播平台,而采用微课的方式教学。微课具有时长短、占用空间小、方便传送、可反复观看等特点。微课教学效果更好。我的体会是,微课设计要“精”:教学目标要“精准”,每个微课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或用于达成一项能力目标;教学内容要“精华”,整合课程内容,选用经典素材;教学设计要“精致”,注重体现趣味性,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。教师的讲解也要“精”:内容精简、语言精练、方法精湛,用精准突破难点。如何保证微课品质?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管理,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微课教学:一方面加强集体备课,深化教师对课标、对教材的理解。如何高效实施微课教学是教研的主题,学科组针对实际问题进行专题研究。另一方面严格审查,每节微课在推送前都要经过备课组、学科组、教学干部、学科专家审核。教学处每周反馈审查情况,增进学科教师交流。学校将每周评选出的优秀微课推送到微信公众号上,旨在宣传、激励教师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。从2020年2月到6月,共推送16期以“开启多彩课堂,丰富居家时光”为主题的课程资源,涉及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体育、美术、音乐、科学等学科,共计80余节微课。从学生学习课程的视角来看,如何落实微课教学是关键。如何组织、评价学生的线上学习是每位教师面临的新挑战。学校组织教师定期交流,分析问题、总结经验。例如:指导学生制订作息时间表、每日任务完成表;采用问答接龙、学习群讨论、系统随机点名等方式提高在线互动性;开展线上小组合作学习,进行同质分组、异质分组学习效果的比较研究……这些都是教师在实践中总结出的方法和经验。此外,还尝试个性化辅导,为每名学生建立学习记录表,追踪每日学习任务完成情况。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积极反思,改进教学。我们根据需求选择不同平台,综合利用各平台优势。比如,对于一些难点问题或共性问题,借助“微师”等平台进行专题讲解。在大批教师从教师化身“主播”时,我们没有盲从,而是对线上教学进行了冷静思考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。无论线上还是线下,教学本质未变。 4月中旬到6月初,学校研究“空中课堂”教学落地方案。“空中课堂”是在研修部门指导下,借助网络平台和相关技术,由骨干教师呈现的优质课堂。它既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,又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优质资源。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?如何促进、引导学生学习?我们采取的办法是:依据学情,设置有助于个性化学习的“学习任务单”。教师先观看课程内容,依据课程设计环节设置问题,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,关注课堂,提炼每个环节的重点。教师依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,补充相关学习资料,可以是课前预习资料,也可以是课后拓展资料,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。“学习任务单”是空中课堂提供的学习资料包中的一课一单的校本化和升级版,是教师听课后,对于课程内容校本化落实的再加工。对于“学习任务单”,我们坚持一课一单,逐级逐单审核。除此之外,教师依据研修部门下发的学期教学任务制订学期教学规划、月计划、周计划,课后组织小组活动、个性化答疑等工作,提高教学效率,落实教学计划。6月中上旬,精细研讨计划,精确到每节课,实现线上线下融合。这一阶段,我校四至六年级陆续复课。为了做好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过渡,结合线上线下教学的不同特点,在复课前,四至六年级教师修改了教学计划,并将计划精确到“每节课”。针对“每课”教学计划,教学干部与教师反复讨论,为学生快速适应线下学习做充分准备。复课后,我们增加了“日会商”措施,每天完成教学工作后,汇总学生问题,讨论解决方案,调整计划。6月中旬到7月中旬,线下线上切换,实践“线上评价”,制订多元化评价标准和方式。受疫情反复影响,教学由线下恢复到线上,学校再次将线下方案调整为线上方案,按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,安排期末检测工作。四至六年级学生参与全区统测,严格落实期末测试要求。学校设计了答题卡,细化了家长监考及试卷上传要求,规范了流水阅卷、成绩登统等工作。为了解学生对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的掌握情况以及线上学习效果,学校为一至三年级学生布置了学科能力展示任务,以主题实践活动与学科内容融合作为考查方式,使用“问卷星”等适于交互的平台开展测评,制订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方式。我们还首次尝试线上评价,获得了学生、家长的好评,效果很好。7月中旬到8月底,学校坚持停课不停研,实现线上线下教学互补。假期,学校组织教师进行线上教学工作总结和案例反思。学校召开教学研讨会,邀请学科专家、课程专家进行专题指导。一方面梳理线上教学期间,教师开发的优质的线上系列课程,将它们进一步提炼、优化、拓展成学校特色课程,完善九年一体化课程内容。另一方面,对于线上、线下教学的融合与增效进行了探讨:分析线上教学的优势与弊端,讨论适于线上教学的课程内容,思考如何建设线上与线下融合、高效、立体的育人体系。虽然研讨会上没有得出这些问题的确定答案,但是我们坚信,走进5G时代,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优势互补、融合共存,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。秋季学期,教学工作恢复了常态,线上教学的热度即刻褪去。但是,我们对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思考和实践没有停步。我们一边构想线上学习平台的设计,一边申请信息化建设的经费;一边推进线上教学内容的研讨,一边学习有关线上教学的专家报告。在不断的思考中,我们对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有了新认识。我们思考并践行如何让线下成为线上的依托,线上成为线下的助力,使两者互融共通,彼此促进。如何发挥线上教学优势?我们开展了进一步探索:将课程内容中适宜放到线上的剥离出来,实现线上线下互融共通。例如,在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中我们就是这样做的。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有几个重要环节:理解算理,掌握算法,形成技能。理解算理、掌握算法的教学活动在线下开展,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、讲解,学生的讨论、质疑,师生的实时交流,有利于促进思考、加深认识。形成技能是从“会做”到“熟练”,这个过程需要进行一定“量”的练习,而这个“量”因人而异,有人需要10题,有人需要30题。有人可以少做几次,有人需要反复多次。像这样个性化的内容适合在线上完成。每个学生完成必要的练习。学生学习运算需要相关知识支撑,比如学习小数运算时的障碍可能源于对整数运算算理的错误认识。像这样精准的诊断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难以做到的,而线上进行数据的追踪和分析是易于实现的。精准的诊断有助于教师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,使学生少走弯路,直接解决问题,避免学生做无意义的练习,降低学习中的挫败感。除此之外,还可将教师从大量批阅工作中解放出来,将精力用在个性化指导上,将分层教学落到实处,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。随着实践的深入,我们对线上线下融合学习平台的建设构想也逐渐清晰起来:对于技能训练做到“不同基础,人人达标”,对于能力拓展做到“不同需求,人人收获”,对于兴趣实验做到“不同选择,人人发展”,对于智慧创造做到“不同班级,合作实践”。线上、线下,存在于不同空间的两个学习体系,它们融合共通的关系就如同一个莫比乌斯环:它们是互相融合的一个面,而不是互不搭界的两个面。 在这种理念下,线上教学的融入是为了拓展学习空间的维度,延展学习内容的宽度、深度,提高内容供给的精准度,实现特色发展的自由度。线上的教学与线下融合一体,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互促共进。笔者认为,未来教育不仅是通过科技力量优化教学而且也会提升教师能力:教师用“数据诊断”替代“经验判断”,用一生一单的必要练习替代统一布置的日常作业,随时随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,为学生提供优质资源,记录学习轨迹,生成成长数据库,甚至依据每个学生的成长大数据,为学生、家长提供客观、有据的成长、规划建议……线上线下融合的教与学是智能时代传统教育的转型升级。这一变革将真正实现技术对教学核心工作的推动,促进构建“人机共育”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;也将重构培养学生学习力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路径;还能实现“有教无类,因材施教”的教育理想。
文章来源 | 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》2021年第3期
微信编辑 | 李中华 司君琪
责任编辑 | 祝元志
微信监制 | 赵满树